第十八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贵州大学圆满落幕,永利欢乐娱乐城表现优异。
主体赛事中,商学院2020级杨子涵、杨依哲、黄雨茵、王嘉怡、2021级王丹宁、数学与统计学院2020级孙玉杰、高乐岩和美术学院2020级张哲8名同学组成团队,在商学院王芳、韩淼、孙学敏老师的指导下,提交作品《“乡村碳行者”:农村居民行为响应视角下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优化研究——基于全国九个试点省份的调查》,并荣获一等奖,取得了近十年学校在这项赛事上的最好成绩。
挑战:前路漫道真如铁
2022年1月,怀揣着挑战自我、做出成绩的信念,黄雨茵首先找到杨子涵,提议组队参加“挑战杯”比赛。此后,随着王嘉怡、杨依哲和孙玉杰的加入,“绿动”小分队初具雏形。
团队最初的选题并非新能源汽车下乡,但在选题论证会临近之际,原项目却难以进展。杨子涵纠结再三,耐心劝导队友,“我们已经坚持了三个月,换个选题,大不了再挑战一次!”
受王嘉怡新能源汽车消费提议的启发,结合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,杨子涵有了新的想法:“国家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下乡支持政策以推广应用,政策的实际效果如何,其中的痛难点问题又该如何发现并解决?”就这样,新能源汽车下乡的选题应运而生。
此后的600多个日夜,成员们利用寒暑假,前往多个省份,深入数百个村庄,走访了7家大型新能源企业。
历练:逆水行舟勇向前
2023年6月,面临保研、“挑战杯”国赛、期末考试等诸多任务,团队成员开始了与时间的赛跑。
黄雨茵和杨依哲都选择根据任务的重要程度和时间分块来安排日程,竞赛任务、夏令营投递、期末复习,每一项工作都有序完成。“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抗压能力和自愈能力”,尽管面临重重困难,成员们还是凭借自身卓越的毅力成功度过了紧张忙碌的六月。
2023年10月15日,距离前往国赛主办地——贵州还有10天时间。但在学校为各参赛团队组织的最后一次路演中,“绿动”小分队表现欠佳:呈现思路仍存在较大问题,总体效果并不出彩。
黄雨茵说道:“遇到质疑后我们会直面它,讨论原因,最终用一个完美的方案去解决。”为此,成员们不断复盘评委和老师的意见,对项目思路、呈现形式、讲稿语言凝炼度等方面进行深化:文本组根据新思路整理大体结构和语言表述;PPT组提前考虑排版构图;视频组分别加入两组工作。
扬帆:轻舟已过万重山
历经了各种困难磨炼,团队终于迎来了决赛。
根据比赛规则,高乐岩、杨子涵、杨依哲三人参与现场答辩,其余成员负责外展现场。答辩当天,答辩场的U盘突然出了问题,成员只能跑到外展场取另一个U盘。由于贵州多山且地形坡度较大,从答辩现场到外展现场需要先向下走一段路再走一段上坡路。虽辛苦,但正如到达答辩现场要走上坡路一般,“绿动”小分队的答辩效果也是“上坡”的。
比赛当天,先是高乐岩的PPT演讲让评委老师眼前一亮。接着,杨子涵从农村充电桩优势、居民灵活就业新出路等多个方面流畅全面地回答了老师对“新能源汽车对当地农村经济带动作用”的提问。最后,当评委老师问到新能源汽车在不同省份和农村推广的差异性时,杨依哲结合了自己对贵州地形地势的亲身体验说:“就以我们现在脚下的这片土地——贵州为例……”
10月30日,全部赛程结束,团队老师带来消息:“‘绿动’小分队,主体赛一等奖!”一瞬间,时间好像静止了一般,大家在那一刻呆住了,随后,无边的喜悦和激动向他们袭来。他们终于迎来了光亮。
历尽千山万水,他们捧起一等奖的奖杯。这是600多个日夜的努力,是一群人的默默付出,是一股创新力量的凝聚。来时路漫漫,他们将传承自立自强的精神,引导更多人踏上挑战的路途,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。(羊琦 王一迪 撰稿)
团队成员合影
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研讨
校领导、团队老师与团队成员现场合影